推荐栏目 / cczztv

联系我们 / CONTACT

  • 电话:136 9616 2222
  • 邮箱:
  • 地址:

富脑袋鼓口袋 习近平指导教育扶贫托起贫困山乡未来

时间:2020-08-13
信息摘要:

编者按:2020年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就补齐短板进行了深刻阐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工作着力点。 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8月3日起,人民网推出“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深入解读这篇重要文章的精髓要义。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

编者按:2020年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就补齐短板进行了深刻阐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工作着力点。 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8月3日起,人民网推出“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深入解读这篇重要文章的精髓要义。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中指出,“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4个方面问题比较突出”,其中之一是“贫困家庭孩子辍学问题”。 补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短板,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夯实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根基之所在。 添动力 把教育作为贫困地区长远事业抓好 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是衡量脱贫攻坚成效的硬指标,更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习近平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到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专门讲道:“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作出到2020年全国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承诺。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其中包括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2016年7月,习近平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发出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的脱贫总攻令。座谈会上,他作出重要部署:西部地区要彻底拔掉穷根,必须把教育作为管长远的事业抓好。东部地区要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通过联合办学、设立分校、扩大招生、培训教师等多种方式给予西部地区更多帮助。 2019年4月,习近平主持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情况。他在会上指出,“要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育幼养老等方面投入,解决好部分群众上学难、看不起病、住危房等急迫的现实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袁利平认为,教育对解决顽固性、持久性、广泛性的贫困问题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关键作用。教育扶贫会唤醒贫困人群的脱贫志气与脱贫行动,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获得自我发展、自主脱贫的能力,推动贫困地区的内源式发展。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扶贫大格局逐渐形成。 兜底线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群众居住比较分散,孩子上学是个难题。 去年4月,习近平辗转3个多小时抵达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首先走进中益乡小学,了解义务教育保障情况。他指出,“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在重庆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同学生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石柱县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实施贫困村学校项目建设、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提升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等。据石柱县县教委扶贫办主任岳良普介绍,在扶贫扶智的帮扶政策下,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 石柱县的变化,是我国教育扶贫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教育扶贫中的薄弱环节,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精准发力、综合施策。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明确教育扶贫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 ——2015年4月,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 ——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要求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2017年5月,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优先资助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 ——2018年1月,教育部联合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指出确保到2020年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的总体目标。 与此同时,各地结合实际,精准开展教育扶贫行动。新疆针对南疆四地州尤其是南疆22个深度贫困县(市)开展脱贫攻坚教育扶贫专项行动;湖北省启动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2015—2019),要求实施好“精准改造”“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就业”“精准培训”;湖南省聚焦集中连片贫困县和国贫县,实施芙蓉学校项目,确保到2021年高质量建成100所芙蓉学校……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扶贫的一系列扎实行动,缔造了世人瞩目的“减贫奇迹”。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精准施策,聚焦贫困地区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个孩子,全面部署教育扶贫这一伟大工程。一项项教育扶贫政策落地落实,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的目标正从梦想成为现实。 强技能 为贫困学子点燃出彩人生梦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一技在手,终身受益”,职业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具有根本性、可持续的作用。习近平一直重视职业教育,关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关切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脱贫。 2015年6月17日下午,习近平在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实训基地勉励学生加强操作训练、不断取得优异成绩。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2015年6月,习近平来到位于贵阳清镇职教城的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视察,肯定了他们重点招收贫困学生入学,通过技术培训、学历教育、职业指导、校企合作等方式支持农村脱贫的实践。他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五年来,贵州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决战脱贫困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这个大局办学,通过实施扶智计划、自强行动、造血工程等三大行动计划,助推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贫困家庭劳动力而言,掌握一门技术,吃上“技能饭”,是实现长期稳定就业的重要前提。正如习近平所言,脱贫攻坚期内,职业教育培训要重点做好。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能就业,这一户脱贫就有希望了。 2014年,国务院决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2017年,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全面启动;2019年,国家全力部署职业教育改革,重点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每个地(市、州、盟)原则上至少建设一所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一项项政策不断落地,助力职业教育更好发展,“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局面正在全国火热上演。 全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协作联盟理事长余克泉认为,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作用独特、不可或缺,是“造血式”扶贫的重要主体,是脱贫攻坚的有生力量。当前,脱贫攻坚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必须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认识新时代,把握新特点。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创新地利用“互联网+教育”,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正逐渐成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截至2019年,全国98.4%的中小学(含教学点)实现了网络接入。 江西宁都县是首批“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试点地区,全县所有乡镇小学都参与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每周近6000名学生从中受益。一张课表、一根网线、一台电脑缓解了优秀师资紧缺等难题。 面向未来,思考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战略向何处去,城乡教育一体化如何与时代同步,毫无疑问,“互联网+教育”是一个响亮的回答。正如习近平2015年5月22日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的:“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扶贫,既立足当下,又惠及长远;既“雪中送炭”,又“授人以渔”。“教育兴则国家兴”已经成为时代强音,“学有所教、人人出彩”的神州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相关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一 饮水思源不忘老区 小康路上习近平的拳拳深情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二 习近平的深情牵挂:“安心水”怎润百姓心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三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习近平念兹在兹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四 交通"短板"变幸福"潜力板" 习近平布局畅通农村"大动脉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五 “三区三州” 习近平关心的“硬仗中的硬仗”这样打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六 安居乐业 习近平这样指导筑牢住房安全“屏障”

编者按:2020年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就补齐短板进行了深刻阐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工作着力点。 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8月3日起,人民网推出“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深入解读这篇重要文章的精髓要义。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中指出,“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4个方面问题比较突出”,其中之一是“贫困家庭孩子辍学问题”。 补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短板,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夯实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根基之所在。 添动力 把教育作为贫困地区长远事业抓好 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是衡量脱贫攻坚成效的硬指标,更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习近平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到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专门讲道:“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作出到2020年全国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承诺。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其中包括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2016年7月,习近平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发出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的脱贫总攻令。座谈会上,他作出重要部署:西部地区要彻底拔掉穷根,必须把教育作为管长远的事业抓好。东部地区要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通过联合办学、设立分校、扩大招生、培训教师等多种方式给予西部地区更多帮助。 2019年4月,习近平主持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情况。他在会上指出,“要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育幼养老等方面投入,解决好部分群众上学难、看不起病、住危房等急迫的现实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袁利平认为,教育对解决顽固性、持久性、广泛性的贫困问题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关键作用。教育扶贫会唤醒贫困人群的脱贫志气与脱贫行动,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获得自我发展、自主脱贫的能力,推动贫困地区的内源式发展。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扶贫大格局逐渐形成。 兜底线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群众居住比较分散,孩子上学是个难题。 去年4月,习近平辗转3个多小时抵达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首先走进中益乡小学,了解义务教育保障情况。他指出,“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在重庆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同学生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石柱县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实施贫困村学校项目建设、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提升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等。据石柱县县教委扶贫办主任岳良普介绍,在扶贫扶智的帮扶政策下,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 石柱县的变化,是我国教育扶贫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教育扶贫中的薄弱环节,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精准发力、综合施策。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明确教育扶贫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 ——2015年4月,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 ——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要求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2017年5月,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优先资助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 ——2018年1月,教育部联合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指出确保到2020年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的总体目标。 与此同时,各地结合实际,精准开展教育扶贫行动。新疆针对南疆四地州尤其是南疆22个深度贫困县(市)开展脱贫攻坚教育扶贫专项行动;湖北省启动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2015—2019),要求实施好“精准改造”“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就业”“精准培训”;湖南省聚焦集中连片贫困县和国贫县,实施芙蓉学校项目,确保到2021年高质量建成100所芙蓉学校……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扶贫的一系列扎实行动,缔造了世人瞩目的“减贫奇迹”。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精准施策,聚焦贫困地区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个孩子,全面部署教育扶贫这一伟大工程。一项项教育扶贫政策落地落实,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的目标正从梦想成为现实。 强技能 为贫困学子点燃出彩人生梦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一技在手,终身受益”,职业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具有根本性、可持续的作用。习近平一直重视职业教育,关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关切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脱贫。 2015年6月17日下午,习近平在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实训基地勉励学生加强操作训练、不断取得优异成绩。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2015年6月,习近平来到位于贵阳清镇职教城的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视察,肯定了他们重点招收贫困学生入学,通过技术培训、学历教育、职业指导、校企合作等方式支持农村脱贫的实践。他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五年来,贵州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决战脱贫困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这个大局办学,通过实施扶智计划、自强行动、造血工程等三大行动计划,助推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贫困家庭劳动力而言,掌握一门技术,吃上“技能饭”,是实现长期稳定就业的重要前提。正如习近平所言,脱贫攻坚期内,职业教育培训要重点做好。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能就业,这一户脱贫就有希望了。 2014年,国务院决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2017年,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全面启动;2019年,国家全力部署职业教育改革,重点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每个地(市、州、盟)原则上至少建设一所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一项项政策不断落地,助力职业教育更好发展,“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局面正在全国火热上演。 全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协作联盟理事长余克泉认为,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作用独特、不可或缺,是“造血式”扶贫的重要主体,是脱贫攻坚的有生力量。当前,脱贫攻坚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必须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认识新时代,把握新特点。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创新地利用“互联网+教育”,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正逐渐成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截至2019年,全国98.4%的中小学(含教学点)实现了网络接入。 江西宁都县是首批“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试点地区,全县所有乡镇小学都参与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每周近6000名学生从中受益。一张课表、一根网线、一台电脑缓解了优秀师资紧缺等难题。 面向未来,思考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战略向何处去,城乡教育一体化如何与时代同步,毫无疑问,“互联网+教育”是一个响亮的回答。正如习近平2015年5月22日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的:“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扶贫,既立足当下,又惠及长远;既“雪中送炭”,又“授人以渔”。“教育兴则国家兴”已经成为时代强音,“学有所教、人人出彩”的神州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相关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一 饮水思源不忘老区 小康路上习近平的拳拳深情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二 习近平的深情牵挂:“安心水”怎润百姓心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三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习近平念兹在兹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四 交通"短板"变幸福"潜力板" 习近平布局畅通农村"大动脉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五 “三区三州” 习近平关心的“硬仗中的硬仗”这样打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六 安居乐业 习近平这样指导筑牢住房安全“屏障”

编者按:2020年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就补齐短板进行了深刻阐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工作着力点。 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8月3日起,人民网推出“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深入解读这篇重要文章的精髓要义。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中指出,“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4个方面问题比较突出”,其中之一是“贫困家庭孩子辍学问题”。 补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短板,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夯实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根基之所在。 添动力 把教育作为贫困地区长远事业抓好 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是衡量脱贫攻坚成效的硬指标,更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习近平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到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专门讲道:“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作出到2020年全国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承诺。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其中包括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2016年7月,习近平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发出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的脱贫总攻令。座谈会上,他作出重要部署:西部地区要彻底拔掉穷根,必须把教育作为管长远的事业抓好。东部地区要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通过联合办学、设立分校、扩大招生、培训教师等多种方式给予西部地区更多帮助。 2019年4月,习近平主持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情况。他在会上指出,“要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育幼养老等方面投入,解决好部分群众上学难、看不起病、住危房等急迫的现实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袁利平认为,教育对解决顽固性、持久性、广泛性的贫困问题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关键作用。教育扶贫会唤醒贫困人群的脱贫志气与脱贫行动,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获得自我发展、自主脱贫的能力,推动贫困地区的内源式发展。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扶贫大格局逐渐形成。 兜底线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群众居住比较分散,孩子上学是个难题。 去年4月,习近平辗转3个多小时抵达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首先走进中益乡小学,了解义务教育保障情况。他指出,“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在重庆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同学生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石柱县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实施贫困村学校项目建设、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提升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等。据石柱县县教委扶贫办主任岳良普介绍,在扶贫扶智的帮扶政策下,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 石柱县的变化,是我国教育扶贫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教育扶贫中的薄弱环节,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精准发力、综合施策。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明确教育扶贫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 ——2015年4月,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 ——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要求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2017年5月,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优先资助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 ——2018年1月,教育部联合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指出确保到2020年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的总体目标。 与此同时,各地结合实际,精准开展教育扶贫行动。新疆针对南疆四地州尤其是南疆22个深度贫困县(市)开展脱贫攻坚教育扶贫专项行动;湖北省启动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2015—2019),要求实施好“精准改造”“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就业”“精准培训”;湖南省聚焦集中连片贫困县和国贫县,实施芙蓉学校项目,确保到2021年高质量建成100所芙蓉学校……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扶贫的一系列扎实行动,缔造了世人瞩目的“减贫奇迹”。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精准施策,聚焦贫困地区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个孩子,全面部署教育扶贫这一伟大工程。一项项教育扶贫政策落地落实,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的目标正从梦想成为现实。 强技能 为贫困学子点燃出彩人生梦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一技在手,终身受益”,职业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具有根本性、可持续的作用。习近平一直重视职业教育,关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关切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脱贫。 2015年6月17日下午,习近平在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实训基地勉励学生加强操作训练、不断取得优异成绩。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2015年6月,习近平来到位于贵阳清镇职教城的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视察,肯定了他们重点招收贫困学生入学,通过技术培训、学历教育、职业指导、校企合作等方式支持农村脱贫的实践。他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五年来,贵州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决战脱贫困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这个大局办学,通过实施扶智计划、自强行动、造血工程等三大行动计划,助推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贫困家庭劳动力而言,掌握一门技术,吃上“技能饭”,是实现长期稳定就业的重要前提。正如习近平所言,脱贫攻坚期内,职业教育培训要重点做好。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能就业,这一户脱贫就有希望了。 2014年,国务院决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2017年,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全面启动;2019年,国家全力部署职业教育改革,重点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每个地(市、州、盟)原则上至少建设一所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一项项政策不断落地,助力职业教育更好发展,“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局面正在全国火热上演。 全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协作联盟理事长余克泉认为,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作用独特、不可或缺,是“造血式”扶贫的重要主体,是脱贫攻坚的有生力量。当前,脱贫攻坚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必须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认识新时代,把握新特点。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创新地利用“互联网+教育”,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正逐渐成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截至2019年,全国98.4%的中小学(含教学点)实现了网络接入。 江西宁都县是首批“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试点地区,全县所有乡镇小学都参与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每周近6000名学生从中受益。一张课表、一根网线、一台电脑缓解了优秀师资紧缺等难题。 面向未来,思考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战略向何处去,城乡教育一体化如何与时代同步,毫无疑问,“互联网+教育”是一个响亮的回答。正如习近平2015年5月22日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的:“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扶贫,既立足当下,又惠及长远;既“雪中送炭”,又“授人以渔”。“教育兴则国家兴”已经成为时代强音,“学有所教、人人出彩”的神州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相关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一 饮水思源不忘老区 小康路上习近平的拳拳深情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二 习近平的深情牵挂:“安心水”怎润百姓心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三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习近平念兹在兹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四 交通"短板"变幸福"潜力板" 习近平布局畅通农村"大动脉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五 “三区三州” 习近平关心的“硬仗中的硬仗”这样打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六 安居乐业 习近平这样指导筑牢住房安全“屏障”

热门资讯 / HOTNEWS

富脑袋鼓口袋 习近平指导教育扶贫托起贫困山乡未来

时间:2020-08-13

编者按:2020年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就补齐短板进行了深刻阐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工作着力点。 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8月3日起,人民网推出“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深入解读这篇重要文章的精髓要义。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中指出,“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4个方面问题比较突出”,其中之一是“贫困家庭孩子辍学问题”。 补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短板,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夯实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根基之所在。 添动力 把教育作为贫困地区长远事业抓好 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是衡量脱贫攻坚成效的硬指标,更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习近平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到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专门讲道:“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作出到2020年全国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承诺。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其中包括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2016年7月,习近平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发出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的脱贫总攻令。座谈会上,他作出重要部署:西部地区要彻底拔掉穷根,必须把教育作为管长远的事业抓好。东部地区要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通过联合办学、设立分校、扩大招生、培训教师等多种方式给予西部地区更多帮助。 2019年4月,习近平主持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情况。他在会上指出,“要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育幼养老等方面投入,解决好部分群众上学难、看不起病、住危房等急迫的现实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袁利平认为,教育对解决顽固性、持久性、广泛性的贫困问题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关键作用。教育扶贫会唤醒贫困人群的脱贫志气与脱贫行动,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获得自我发展、自主脱贫的能力,推动贫困地区的内源式发展。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扶贫大格局逐渐形成。 兜底线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群众居住比较分散,孩子上学是个难题。 去年4月,习近平辗转3个多小时抵达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首先走进中益乡小学,了解义务教育保障情况。他指出,“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在重庆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同学生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石柱县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实施贫困村学校项目建设、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提升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等。据石柱县县教委扶贫办主任岳良普介绍,在扶贫扶智的帮扶政策下,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 石柱县的变化,是我国教育扶贫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教育扶贫中的薄弱环节,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精准发力、综合施策。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明确教育扶贫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 ——2015年4月,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 ——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要求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2017年5月,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优先资助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 ——2018年1月,教育部联合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指出确保到2020年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的总体目标。 与此同时,各地结合实际,精准开展教育扶贫行动。新疆针对南疆四地州尤其是南疆22个深度贫困县(市)开展脱贫攻坚教育扶贫专项行动;湖北省启动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2015—2019),要求实施好“精准改造”“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就业”“精准培训”;湖南省聚焦集中连片贫困县和国贫县,实施芙蓉学校项目,确保到2021年高质量建成100所芙蓉学校……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扶贫的一系列扎实行动,缔造了世人瞩目的“减贫奇迹”。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精准施策,聚焦贫困地区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个孩子,全面部署教育扶贫这一伟大工程。一项项教育扶贫政策落地落实,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的目标正从梦想成为现实。 强技能 为贫困学子点燃出彩人生梦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一技在手,终身受益”,职业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具有根本性、可持续的作用。习近平一直重视职业教育,关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关切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脱贫。 2015年6月17日下午,习近平在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实训基地勉励学生加强操作训练、不断取得优异成绩。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2015年6月,习近平来到位于贵阳清镇职教城的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视察,肯定了他们重点招收贫困学生入学,通过技术培训、学历教育、职业指导、校企合作等方式支持农村脱贫的实践。他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五年来,贵州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决战脱贫困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这个大局办学,通过实施扶智计划、自强行动、造血工程等三大行动计划,助推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贫困家庭劳动力而言,掌握一门技术,吃上“技能饭”,是实现长期稳定就业的重要前提。正如习近平所言,脱贫攻坚期内,职业教育培训要重点做好。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能就业,这一户脱贫就有希望了。 2014年,国务院决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2017年,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全面启动;2019年,国家全力部署职业教育改革,重点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每个地(市、州、盟)原则上至少建设一所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一项项政策不断落地,助力职业教育更好发展,“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局面正在全国火热上演。 全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协作联盟理事长余克泉认为,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作用独特、不可或缺,是“造血式”扶贫的重要主体,是脱贫攻坚的有生力量。当前,脱贫攻坚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必须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认识新时代,把握新特点。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创新地利用“互联网+教育”,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正逐渐成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截至2019年,全国98.4%的中小学(含教学点)实现了网络接入。 江西宁都县是首批“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试点地区,全县所有乡镇小学都参与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每周近6000名学生从中受益。一张课表、一根网线、一台电脑缓解了优秀师资紧缺等难题。 面向未来,思考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战略向何处去,城乡教育一体化如何与时代同步,毫无疑问,“互联网+教育”是一个响亮的回答。正如习近平2015年5月22日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的:“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扶贫,既立足当下,又惠及长远;既“雪中送炭”,又“授人以渔”。“教育兴则国家兴”已经成为时代强音,“学有所教、人人出彩”的神州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相关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一 饮水思源不忘老区 小康路上习近平的拳拳深情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二 习近平的深情牵挂:“安心水”怎润百姓心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三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习近平念兹在兹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四 交通"短板"变幸福"潜力板" 习近平布局畅通农村"大动脉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五 “三区三州” 习近平关心的“硬仗中的硬仗”这样打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六 安居乐业 习近平这样指导筑牢住房安全“屏障”

编者按:2020年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就补齐短板进行了深刻阐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工作着力点。 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8月3日起,人民网推出“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深入解读这篇重要文章的精髓要义。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中指出,“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4个方面问题比较突出”,其中之一是“贫困家庭孩子辍学问题”。 补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短板,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夯实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根基之所在。 添动力 把教育作为贫困地区长远事业抓好 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是衡量脱贫攻坚成效的硬指标,更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习近平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到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专门讲道:“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作出到2020年全国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承诺。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其中包括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2016年7月,习近平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发出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的脱贫总攻令。座谈会上,他作出重要部署:西部地区要彻底拔掉穷根,必须把教育作为管长远的事业抓好。东部地区要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通过联合办学、设立分校、扩大招生、培训教师等多种方式给予西部地区更多帮助。 2019年4月,习近平主持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情况。他在会上指出,“要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育幼养老等方面投入,解决好部分群众上学难、看不起病、住危房等急迫的现实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袁利平认为,教育对解决顽固性、持久性、广泛性的贫困问题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关键作用。教育扶贫会唤醒贫困人群的脱贫志气与脱贫行动,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获得自我发展、自主脱贫的能力,推动贫困地区的内源式发展。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扶贫大格局逐渐形成。 兜底线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群众居住比较分散,孩子上学是个难题。 去年4月,习近平辗转3个多小时抵达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首先走进中益乡小学,了解义务教育保障情况。他指出,“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在重庆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同学生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石柱县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实施贫困村学校项目建设、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提升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等。据石柱县县教委扶贫办主任岳良普介绍,在扶贫扶智的帮扶政策下,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 石柱县的变化,是我国教育扶贫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教育扶贫中的薄弱环节,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精准发力、综合施策。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明确教育扶贫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 ——2015年4月,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 ——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要求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2017年5月,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优先资助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 ——2018年1月,教育部联合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指出确保到2020年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的总体目标。 与此同时,各地结合实际,精准开展教育扶贫行动。新疆针对南疆四地州尤其是南疆22个深度贫困县(市)开展脱贫攻坚教育扶贫专项行动;湖北省启动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2015—2019),要求实施好“精准改造”“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就业”“精准培训”;湖南省聚焦集中连片贫困县和国贫县,实施芙蓉学校项目,确保到2021年高质量建成100所芙蓉学校……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扶贫的一系列扎实行动,缔造了世人瞩目的“减贫奇迹”。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精准施策,聚焦贫困地区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个孩子,全面部署教育扶贫这一伟大工程。一项项教育扶贫政策落地落实,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的目标正从梦想成为现实。 强技能 为贫困学子点燃出彩人生梦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一技在手,终身受益”,职业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具有根本性、可持续的作用。习近平一直重视职业教育,关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关切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脱贫。 2015年6月17日下午,习近平在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实训基地勉励学生加强操作训练、不断取得优异成绩。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2015年6月,习近平来到位于贵阳清镇职教城的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视察,肯定了他们重点招收贫困学生入学,通过技术培训、学历教育、职业指导、校企合作等方式支持农村脱贫的实践。他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五年来,贵州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决战脱贫困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这个大局办学,通过实施扶智计划、自强行动、造血工程等三大行动计划,助推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贫困家庭劳动力而言,掌握一门技术,吃上“技能饭”,是实现长期稳定就业的重要前提。正如习近平所言,脱贫攻坚期内,职业教育培训要重点做好。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能就业,这一户脱贫就有希望了。 2014年,国务院决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2017年,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全面启动;2019年,国家全力部署职业教育改革,重点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每个地(市、州、盟)原则上至少建设一所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一项项政策不断落地,助力职业教育更好发展,“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局面正在全国火热上演。 全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协作联盟理事长余克泉认为,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作用独特、不可或缺,是“造血式”扶贫的重要主体,是脱贫攻坚的有生力量。当前,脱贫攻坚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必须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认识新时代,把握新特点。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创新地利用“互联网+教育”,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正逐渐成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截至2019年,全国98.4%的中小学(含教学点)实现了网络接入。 江西宁都县是首批“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试点地区,全县所有乡镇小学都参与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每周近6000名学生从中受益。一张课表、一根网线、一台电脑缓解了优秀师资紧缺等难题。 面向未来,思考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战略向何处去,城乡教育一体化如何与时代同步,毫无疑问,“互联网+教育”是一个响亮的回答。正如习近平2015年5月22日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的:“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扶贫,既立足当下,又惠及长远;既“雪中送炭”,又“授人以渔”。“教育兴则国家兴”已经成为时代强音,“学有所教、人人出彩”的神州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相关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一 饮水思源不忘老区 小康路上习近平的拳拳深情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二 习近平的深情牵挂:“安心水”怎润百姓心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三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习近平念兹在兹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四 交通"短板"变幸福"潜力板" 习近平布局畅通农村"大动脉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五 “三区三州” 习近平关心的“硬仗中的硬仗”这样打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六 安居乐业 习近平这样指导筑牢住房安全“屏障”

编者按:2020年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就补齐短板进行了深刻阐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工作着力点。 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8月3日起,人民网推出“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深入解读这篇重要文章的精髓要义。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中指出,“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4个方面问题比较突出”,其中之一是“贫困家庭孩子辍学问题”。 补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短板,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夯实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根基之所在。 添动力 把教育作为贫困地区长远事业抓好 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是衡量脱贫攻坚成效的硬指标,更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习近平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到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专门讲道:“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作出到2020年全国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承诺。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其中包括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2016年7月,习近平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发出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的脱贫总攻令。座谈会上,他作出重要部署:西部地区要彻底拔掉穷根,必须把教育作为管长远的事业抓好。东部地区要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通过联合办学、设立分校、扩大招生、培训教师等多种方式给予西部地区更多帮助。 2019年4月,习近平主持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情况。他在会上指出,“要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育幼养老等方面投入,解决好部分群众上学难、看不起病、住危房等急迫的现实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袁利平认为,教育对解决顽固性、持久性、广泛性的贫困问题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关键作用。教育扶贫会唤醒贫困人群的脱贫志气与脱贫行动,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获得自我发展、自主脱贫的能力,推动贫困地区的内源式发展。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扶贫大格局逐渐形成。 兜底线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群众居住比较分散,孩子上学是个难题。 去年4月,习近平辗转3个多小时抵达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首先走进中益乡小学,了解义务教育保障情况。他指出,“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在重庆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同学生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石柱县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实施贫困村学校项目建设、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提升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等。据石柱县县教委扶贫办主任岳良普介绍,在扶贫扶智的帮扶政策下,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 石柱县的变化,是我国教育扶贫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教育扶贫中的薄弱环节,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精准发力、综合施策。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明确教育扶贫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 ——2015年4月,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 ——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要求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2017年5月,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优先资助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 ——2018年1月,教育部联合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指出确保到2020年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的总体目标。 与此同时,各地结合实际,精准开展教育扶贫行动。新疆针对南疆四地州尤其是南疆22个深度贫困县(市)开展脱贫攻坚教育扶贫专项行动;湖北省启动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2015—2019),要求实施好“精准改造”“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就业”“精准培训”;湖南省聚焦集中连片贫困县和国贫县,实施芙蓉学校项目,确保到2021年高质量建成100所芙蓉学校……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扶贫的一系列扎实行动,缔造了世人瞩目的“减贫奇迹”。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精准施策,聚焦贫困地区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个孩子,全面部署教育扶贫这一伟大工程。一项项教育扶贫政策落地落实,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的目标正从梦想成为现实。 强技能 为贫困学子点燃出彩人生梦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一技在手,终身受益”,职业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具有根本性、可持续的作用。习近平一直重视职业教育,关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关切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脱贫。 2015年6月17日下午,习近平在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实训基地勉励学生加强操作训练、不断取得优异成绩。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2015年6月,习近平来到位于贵阳清镇职教城的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视察,肯定了他们重点招收贫困学生入学,通过技术培训、学历教育、职业指导、校企合作等方式支持农村脱贫的实践。他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五年来,贵州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决战脱贫困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这个大局办学,通过实施扶智计划、自强行动、造血工程等三大行动计划,助推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贫困家庭劳动力而言,掌握一门技术,吃上“技能饭”,是实现长期稳定就业的重要前提。正如习近平所言,脱贫攻坚期内,职业教育培训要重点做好。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能就业,这一户脱贫就有希望了。 2014年,国务院决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2017年,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全面启动;2019年,国家全力部署职业教育改革,重点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每个地(市、州、盟)原则上至少建设一所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一项项政策不断落地,助力职业教育更好发展,“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局面正在全国火热上演。 全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协作联盟理事长余克泉认为,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作用独特、不可或缺,是“造血式”扶贫的重要主体,是脱贫攻坚的有生力量。当前,脱贫攻坚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必须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认识新时代,把握新特点。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创新地利用“互联网+教育”,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正逐渐成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截至2019年,全国98.4%的中小学(含教学点)实现了网络接入。 江西宁都县是首批“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试点地区,全县所有乡镇小学都参与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每周近6000名学生从中受益。一张课表、一根网线、一台电脑缓解了优秀师资紧缺等难题。 面向未来,思考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战略向何处去,城乡教育一体化如何与时代同步,毫无疑问,“互联网+教育”是一个响亮的回答。正如习近平2015年5月22日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的:“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扶贫,既立足当下,又惠及长远;既“雪中送炭”,又“授人以渔”。“教育兴则国家兴”已经成为时代强音,“学有所教、人人出彩”的神州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相关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一 饮水思源不忘老区 小康路上习近平的拳拳深情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二 习近平的深情牵挂:“安心水”怎润百姓心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三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习近平念兹在兹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四 交通"短板"变幸福"潜力板" 习近平布局畅通农村"大动脉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五 “三区三州” 习近平关心的“硬仗中的硬仗”这样打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六 安居乐业 习近平这样指导筑牢住房安全“屏障”

更多新闻